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3篇
  免费   1735篇
  国内免费   348篇
电工技术   330篇
综合类   805篇
化学工业   126篇
金属工艺   104篇
机械仪表   868篇
建筑科学   217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207篇
无线电   54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2篇
冶金工业   67篇
原子能技术   257篇
自动化技术   179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762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建庄  兰阳 《特种结构》2006,23(1):9-12
通过对3根相同配筋率、相同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弯试验,探讨了再生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在受力过程中,仍具有弹性、开裂、屈服和极限4个明显特征;正截面平均应变服从平截面假定;相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抗弯承载能力接近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小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后,本文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提出的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公式,验算了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初步验算结果表明,除极限弯矩计算公式外,普通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均不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32.
介绍武汉某超高层钢结构主体顶部钢塔架及天线结构工程中“投点定位、杆球闭合”施工法的成功运用,对施工过程中的纠偏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
This paper presents a rational model to predict the ultimate load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strengthened by a combination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 composite plates/sheets (flexure and shear strengthening system).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truss analogy and the theory of plasticity and is opportunely refined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some critical aspects, such as variable angle crack, non-uniform FRP stress distribution over the shear crack, shear span/depth ratio. It is a general and unified model that allows consideration of all the main possible failure mechanisms of strengthened RC beams, related to flexural-shear interaction, shear web-crushing and pure flexural mechanisms. The model is validated against a large number of beam tes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geometr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shows a very satisfactory correlation between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34.
为实现30 MHz~1 GHz频率范围内的机箱机柜电磁屏蔽效能测量,研制了直径为100 mm的信号源内置式球形偶极子天线.该天线采用具有陡峭上升沿与下降沿的30 MHz方波信号作为信号源,信号源和电源部分均置于天线内部.对天线幅值动态范围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与接收天线相距1 m的条件下,该天线在30 MHz~1 GHz频率范围内的动态范围都在50dB以上,大多数谱线的动态范围达到60dB.所研制天线体积小、可连续工作5小时以上,解决了体积较小机箱机柜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难题.  相似文献   
35.
初应变法模拟预应力张拉解决张弦梁结构找形问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弦梁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找形”(FORM FINDING)工作是施工中的难点。本文利用初应变法模拟预应力张拉进行迭代解决张弦梁的找形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6.
如何减小移动通信中移动终端电磁信号对人体脑部的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电磁带隙(EBG)结构在其禁带内具有阻抗高、反射波与入射波位相相同的特点,可以抑制印刷线路板的表面波改善天线辐射性能,减少进入脑部的电磁信号。在1.8 GHz频段,对加载EBG结构的反射板的天线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未加载EBG的天线系统相比,加载EBG结构的偶极天线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天线的辐射增益,同时人体脑部电磁波的比吸收率大大降低,加载EBG反射板可以有效抑制人体脑部的电磁场强度;由于天线与反射板的互相耦合,天线的尺度与未加载EBG结构的天线相比尺度变小,同位相反射偶极天线与EBG距离很近,实现了低轮廓天线。  相似文献   
37.
设计了一种新型带微扰的宽带全向水平极化天线,通过天线正面的弧形偶极子的阶梯状边缘和背面的正方形微扰提升天线带宽.利用CST仿真得到最优的参数解,并制作实物进一步验证天线带宽.四对弧形偶极子组成一个圆环,每对弧形偶极子对应一个方向,并通过宽带巴伦均匀同相馈电,模拟载有均匀同相电流的圆环以实现全向水平极化.天线相对带宽50%(1.71~2.85GHz),并且在1.71~2.55GHz间拥有较高增益(2~4dBi).该天线结构简单、紧凑、低剖面,特别适合于室内基站建设.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作用后,运用理论推导得到了天线的散射矩阵.通过遗传算法对线阵天线进行了波束展宽,对阵列进行了互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波瓣展宽后天线的旁瓣电平与增益都受到了互耦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相位加权破坏相位分布的连续性,导致了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从而导致了天线的增益降低.在波束赋形中,可以加入算法强制相邻通道间的相位分布连续,之后得到的方向图可以适用阵列存在强耦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传统标校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分析,阐述了传统标校望远镜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创新的提出运用电荷耦合元件(CCD)和自动调焦技术在测控天线标校望远镜中的应用,进一步对CCD和自动调焦技术进行分析论证;改造完成后,反复进行试验验证其可行性.最后,对改造后的新式望远镜与传统标校望远镜坞内标定方法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试验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新式标校望远镜具有标定精度高、操作便捷的特点,实现了远程控制望远镜的高精度调焦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40.
以某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采用"电机+变速箱+小传动轮+齿条"方式驱动悬臂梁移动。通过悬臂梁的结构及悬臂梁上的设备质心确定移动悬臂梁所需的推力。计算悬臂梁齿轮齿条几何参数,并设计悬臂梁与齿轮齿条的连接结构及悬臂梁驱动控制系统,合理配置驱动系统电机功率和减速器传动比。通过采用闭环交流变频控制方式,对悬臂梁速度进行反馈和控制,实现左右两侧悬臂梁的同步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